铩羽而归,取自《诗经·王风·白华》中的“翼彼飞翮,集于苞栩。已见君子,不我以铩。铩者,折翼也;归者,归其巢也。”其中,铩就是鸟类折断翅膀,无法飞行的状态,而“归”,则是回归巢穴的意思。“铩羽而归”被引申为战败者的比喻,指在战斗中失利,被迫撤退。
从历史上看,铩羽而归始见于西汉,成语的“归”原指战士回到自己的家庭,后演变成“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处境”的意思。如今,“铩羽而归”已成为一个常用的惯用语,形容一个人在奋斗过程中失败而归,无功而返的情景。
人们常常将铩羽而归和失败等同起来,认为这是一种耻辱。然而,历史上铩羽而归的例子并不少。例如:清代忠臣袁枚一生深受摈斥,收入微薄,著作较受欢迎而又常被批判,令其大失所望;鲁迅在东北割据时期经历的失败,导致了他身体和精神上的一些不可逆转的创伤。在这些铩羽而归的例子中,我们可以看到“成功”并不一定代表着“幸福”,而“失败”也未必就是“悲哀”的。
在人生中遭遇铩羽而归,尤其是不因自身原因导致的失败,实属难免。然而,铩羽而归的过程并不等同于失败,而是对成功的一种无声宣示。当你能够坚持追求梦想,承受挫折并重新站起来的时候,你已经获得了成长。我们应该从失败中汲取营养,不断总结经验,转化为前进的动力,不断奋斗,直到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dedebk.com/content/pljilpd5c4g11goep8qm.html